
027-81739990
027-81739990
2017年4月1日,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获批并挂牌,其中武汉自贸片区70平方公里,全域位于光谷核心腹地,涵盖武汉东湖综保区、光谷生物城、武汉未来科技城、光电子信息产业园、现代服务业园、智能制造产业园、光谷中心城等7个专业园区。
制度创新指数连续5年位居全国前列
“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尽快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新制度。”湖北自贸区武汉片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自贸区的终极使命,就是打造制度改革的“试验田”。
经过5年先行先试,武汉自贸片区已累计形成240项改革成果,其中“股权转让登记远程确认服务”“构建制度创新联络人工作机制”等11项创新举措在全国复制推广,今年6月13日,“光谷数字人才卡”创新举措被国务院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简报正式刊发,“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等97项改革在全省复制推广。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从2017年以来,武汉自贸片区连续5年在“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第三批自贸试验(片)区排名中名列前茅。
高端要素集聚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武汉自贸片区坚持以高端要素集聚为关键,激发创新源泉持续涌动。五年来,武汉自贸片区完成全国首单跨境电商“银关保”;设立湖北自贸区首家外资商业保理企业;设立全省首家外商独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PCT国际专利申请累计超6000件,约占全市90%,全省86%。
高端人才加速涌入,聚集4名诺奖得主、71名中外院士等高层次人才。为加快人才要素集聚,实施重点企业高端人才专项奖励政策,2021年共惠及480名高端人才,奖励资金1.09亿元(占湖北自贸区98.2%)。完善外国人服务“单一窗口”功能,打造全省首个外国人签证制发区级窗口,将外籍人员办证流程时限缩短至10个工作日内,办结时限居全国前列;区内现有外籍人员2398人,外籍高层次人才676人,占全市70%。
对外开放型经济融入全球
以对外开放提质为突破,打造高能级开放平台。武汉自贸片区坚持内引外联,“引进来”“走出来”步伐加快。挂牌以来,引进霍尼韦尔等多家世界500强企业,重点外资项目65个,签约金额1300亿元,到境外投资企业达133家,涉及59个国家和地区,累计投资总额87.96亿美元,占武汉市66.9%。
目前,全区进出口过亿元以上企业85家,26家企业获得海关AEO(经认证的经营者)高级认证,约占全省1/4。武汉自贸片区累计集聚502家瞪羚企业、54家上市企业,展示出强大的科技自信与创新实力。
新型贸易业态集聚发展
在中国外贸增速持续放缓的大背景下,跨境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的国际贸易发展方式,正逐渐成为新常态下稳外贸增长、促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新引擎。
2018年,中国(武汉)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获国务院批复设立,并于2019年在武汉自贸片区的东湖综保区正式启动,这标志着作为外贸新业态的跨境电商产业发展在武汉迈入新阶段,吸引更多跨境电商落户武汉。
构建对外开放型经济,离不开利好政策的支持,也离不开全行业协同的努力。去年12月,在第三届武汉自贸片区发展论坛上,武汉自贸片区成立了全国首个以“1+N”模式运营的进出口企业服务联盟,搭建“一站式”进出口企业服务平台,帮助武汉自贸片区企业参与国际合作、主动融入“双循环”格局。
“未来三年,我们将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对接国际经贸规则,加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和开放型经济体系。”武汉自贸片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来源:湖北自贸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