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会书记兼高级外事顾问叶胜参加中央媒体自贸行·走进湖北自贸区交流会

    8月16日,由商务部自贸区港司组织的“中央媒体自贸行·走进湖北自贸区”调研采访活动在武汉自贸片区举行交流会,省商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陈华荣、省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总经济师王勤、商务部驻武汉特办调研处处长陈炳炎、武汉海关综合业务处处长田帅、省商务厅综合信息处处长黄文华,省商务厅制度创新处处长何新恩、湖北自贸区研究院院长钱学锋、省商务厅副处长王斌、乔欣荣、武汉自贸片区自贸改革创新局局长刘春林、东湖高新区(武汉自贸片区)进出口企业服务联盟、宜昌、襄阳自贸片区有关部门领导及区内企业代表、国际商报、人民网、环球网、第一财经、经济观察报等央媒记者以及地方媒体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

    会议由省商务厅陈华荣副厅长主持并讲话,陈厅长指出,建设自贸试验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自自贸区挂牌五年多以来,湖北自贸区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三个片区和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的通力合作下,坚持高水平开放、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建平台、强功能,开放引领展现新作为。以建设自贸区为契机,申报建设开放平台,推动武汉、襄阳、宜昌成功获批跨境电商综试区,武汉先后获批国家文化出口、知识产权服务出口等国家级特色服务出口基地,襄阳、宜昌新获批综合保税区,为全省加快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提供有力支撑。
    二、大胆试、自主改,制度创新实现新突破。奋楫者先,创新者强。我们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积极为国家试制度,为湖北谋发展。加大首创性改革,深入差别化探索,强化集成性创新,从全要素、全链条、全周期的维度推动改革。
    三、出政策、惠人才,科技创新迸发新活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一靠投入,二靠人才,我们以服务科技强省为己任,让优秀人才近悦远来,推动“楚才在鄂”的优势,率先在湖北自贸区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试行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的“人才六条”,此项举措与成效得到了中组部充分肯定,有效反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
    四、聚资源、壮主体,产业发展取得新成效。我们以创新驱动产业发展为主导,努力打造中部有序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武汉片区大力发展以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襄阳片区已形成新能源汽车整车研发生产、检验检测、动力电池生产等比较完整的产业链,正全力建设“中国新能源汽车之都”。宜昌片区形成新能源材料、生物医药两大现代产业集群。商务部研究院评价湖北自贸区产业特色鲜明、集聚度较高。
    五、降成本、激活力,营商环境迈上新台阶。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我们以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为使命,力争在全省当标杆、做表率。一以贯之提效率,一如既往优服务,一视同仁重公平。
    同时并提出了以下三点要求:
    一是以站位升级服务全国大局,坚持“为国家试制度,为湖北谋发展”的使命担当,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谋划探索一批服务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推动湖北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的创新举措,充分释放自贸区改革红利。
    二是以标准升级推动先行先试,加强改革集成探索,加大压力测试力度,加快双向开放步伐,努力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自由贸易园区,探索打造内陆自由贸易港。
    三是以举措升级贡献自贸力量,跳出自贸区建设自贸区,建立“自贸区+联动区+协同区”三位一体的开放发展新体系,与综保区、临空区和各类口岸实现“通道+枢纽+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光电子信息、汽车、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全产业链创新发展,为湖北建设“三高地、两基地”增添强劲动能。


    国际商报社于世伟副社长、商务部自贸区港司办公室副主任罗熙、省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总经济师王勤、武汉海关田帅处长、东湖高新区自贸创新局刘春林局长、湖北自贸研究院钱学锋院长以及襄阳、宜昌片区领导分别致辞


    我会作为东湖高新区(武汉自贸片区)进出口企业服务联盟秘书长单位,书记兼高级外事顾问叶胜汇报了联盟自成立以来的相关工作,联盟秘书处携九大专委会会长、副会长单位服务企业7076家,积极帮助企业解决经营中遇到的痛点、难点、堵点,发扬金牌“店小二”精神为企业排忧解难,其中为远大弘元、湾流科技等解决欧盟TRACE认证和CE认证等,受到企业好评。联盟秘书长单位在深入园区企业调研的基础上,完成了《武汉自贸片区及武汉城市圈进出口企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为政府主管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霍盛工业科技公司、锐科光纤激光技术公司、襄阳财智服务联盟、金鹰重型工程机械公司、宜昌人福药业等与会企业代表进行了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