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指“十百千”企业集群——我会成功承办武汉自贸片区外贸主体培育大会


剑指“十百千”企业集群——我会成功承办武汉自贸片区外贸主体培育大会


助力湖北打造内陆“新沿海”,湖北自贸区武汉片区(简称武汉自贸片区)再推“大动作”。5月19日,由我会承办的东湖高新区(武汉自贸片区)进出口企业服务联盟外贸主体培育大会在未来科技城圆满召开。

    会上颁布了《东湖高新区(武汉自贸片区)外贸主体培育行动方案》,宣布了进出口企业服务联盟综合服务窗口、“一站式”质量服务站、“外贸e事通”线上平台等多项举措正式实施。


商务部驻武汉特派员办事处副特派员宋惠勤,湖北省商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陈华荣,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二级巡视员刘年生,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总工程师李世庭等领导出席会议并致辞。


会前,出席会议的领导一行赴光谷公共服务中心参观进出口企业服务联盟综合服务窗口,并于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华中实验室处举行“一站式”质量服务站揭牌仪式。


会上,我会会长金海汇报了《东湖高新区(武汉自贸片区)外贸主体培育行动方案》提出实施外贸主体质量提升、外贸人才培育、海外知识产权保护等十大行动。“十大行动”也细化分为50条具体举措,而此次实施“十大行动”最终目的是为武汉自贸片区打造“十百千”外贸企业集群,即培育10家外贸龙头企业引领外贸强基固本,培育100家外贸重点企业促进外贸稳链延链强链,培育1000家外贸成长型企业确保外贸可持续发展,最终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格局。通过企业的发展深入推进主导产业全产业链创新发展,助力武汉自贸片区深度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为中国光谷建设内陆“新沿海”核心区、构建湖北开放新高地贡献力量。


会议当天,武汉自贸片区“一站式”质量服务站和“外贸e事通”微信小程序正式启用。“一站式”质量服务站主导单位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武汉分中心主任曾鉴三汇报了“一站式”服务窗口举措,主要为进出口企业提供质量诊断、强制认证、国际标准信息服务等线下服务。“外贸e事通”则致力为进出口企业畅通上述线下服务的线上咨询渠道。东湖高新区自贸改革创新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创新举措,旨在为进出口企业提供线下与线上无缝融合的“保姆式”服务,帮助和引导进出口企业更省心、更便捷、更高效地参与国际合作。


去年年底,武汉自贸片区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成立“1+N”进出口企业服务联盟,下设质量、标准、法律、金融、人才、知识产权、一带一路、跨境电商和“走出去”等9个专业委员会,通过构建“自贸朋友圈”,助力企业抱团打拼国际市场。此次实施的“十大行动”,就是充分利用“1+N”进出口企业服务联盟的强大功能,以专委会牵头负责的形式,有针对性地护航企业“走出去”。走出去专委会会长单位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湖北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小钟祥向与会代表介绍了其服务目录,表示将发挥政治和社会责任,携手进出口企业走出去。


今年年初《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正式生效,为武汉自贸片区内外向型企业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企业如何利用RCEP协定享受关税优惠”,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武汉分会专家徐茜向与会代表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省贸促会一级调研员卢昆祥、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武汉分中心、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仲裁委员会、市贸促会、武汉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以及东湖高新区管委会各单位相关负责人,襄阳自贸片区、宜昌自贸片区相关负责人,武汉片区进出口企业服务联盟各专委会及企业代表出席本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