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湖北经济研究中心专题调研进出口企业服务联盟研讨会成功召开

531日,我会协助东湖高新管委会自贸改革创新局组织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湖北经济研究中心专题调研进出口企业服务联盟研讨会在东湖高新区管委会举行。东湖自贸改革创新局局长胡长春、新华社记者、各专委会会长及副会长单位及联盟秘书处参与调研。


会上,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湖北经济研究中心、中国经济信息社湖北经济研究中心调研总监潘荣涛表明此次调研目的,旨在总结东湖高新区(武汉自贸片区)聚焦市场主体需求推进改革和制度创新的主要做法、进展成效、成功经验和面临的困难。联盟秘书处代表我会高级外事顾问叶胜首先介绍了联盟各部门的工作职能和运行机制。针对调研总监潘荣涛提出的关于东湖高新区(武汉自贸片区)聚焦制度创新、转变政府职能,创新推行"三四五"工作机制有关成效,胡长春局长一一都做出了回应。

 

理事长单位长飞光纤及九大专委会会长和副会长分别就一带一路走出去战略、知识产权保护、进出口质量标准、检验检测、法律服务、企业融资服务、人才引进战略等方面落实外贸主体培育十大行动进行了汇报。中材节能、汉欧国际也提出了各自企业诉求。

 

胡长春局长提出联盟围绕产业全链条、企业全周期、需求全方位,通过实地调研、企业座谈、网上调查等方式,主动收集市场主体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将企业成长和产业发展实际需求作为制度创新和联盟综合服务的主攻方向,切实提升政策效能和创新效益。1+N”的联盟的成立是“三四五”机制的具体成果体现。

 

胡局长强调,各专委会会长单位要主动担责,认真履责,切实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同时还要充分统筹好各副会长单位,与秘书处、企业加强联动。在服务企业的过程中要与十大行动方案紧密相连,让企业有充分的获得感。胡局长表示联盟今年拟打造集培训、交流、会务会展等一体的展示平台,希望各专委会全力配合。

会上还讨论了联盟专委会工作机制及其他事项。

 

武汉自贸片区“三四五”制度创新联络人机制如下:

“三全”即产业全链条、企业全周期、需求全方位,通过实地调研、企业座谈、网上调查等方式,主动收集市场主体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为打通制度创新“最先一公里”延伸视野、拓宽思路。

“四联动”工作新机制:一是与企业联动,搭建武汉自贸片区宣传解读惠企政策、企业表达利益诉求的沟通桥梁,加强互通互联;二是与产业园区联动,发挥武汉自贸片区、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双自联动”效应,促进优惠政策深度叠加;三是与产业研究院、孵化器等机构联动,发挥各机构紧贴市场需求、汇聚要素资源等优势,深化协同配合,推进精准服务;四是与上级部门联动,加强向省级、市级部门沟通汇报,积极争取支持,形成工作合力。

“五个一”工作模式:实行“一名干部联系一个园区、研究一个产业、跟进一个业务领域、服务一批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