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 赋能外销——我会联合武汉外语外事职业学院精准实施“三项行动”

      近年来,以跨境电商为主的外贸销售势头强劲,拓展了市场主体发展空间,逐步成为了稳外贸、稳增长的重要一极。为进一步提升外贸质量,4月14日,我会和武汉外语外事职业学院共同研讨“产教融合、赋能外销”模式,协力实施“三项行动”,精准服务外贸销售。

     秘书长晏英英详细介绍了湖北省新丝绸之路国际合作交流促进会和东湖高新区(武汉自贸片区)进出口企业服务联盟的基本情况,对质量、标准、知识产权、金融、跨境电商、法律、“一带一路”、人才、“走出去”九大专委会的组成及功能进行了说明,对促进会和联盟一直以来服务企业、服务外贸的具体做法、取得的成绩和即将实施的重点项目进行了介绍。

      武汉外语外事职业学院副院长刘丹介绍了学院、学科和产教融合的基本情况。武汉外语外事职业学院是经湖北省政府批准成立,并经国家教育部备案的高等职业学院,也是中部地区第一所专门培养具有外语特长的高级技术型、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院校。学院坚持培养高素质技能型、技术型、服务型人才为办学定位,以“外语+专业技能”为人才培养特色,积极推进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推进校企合作,积极培养适合国际电商发展的实用型、实战型外贸人才。

      院协就跨境电商、服务企业、外贸职业经理人培养达成了多项共识,在外贸人才需求与院校培养的差异化等问题上不谋而合,将找准共同点,共同实施三项行动:一是共同实施“访企拓岗”行动,协会、院校共同深入企业,了解外贸企业需求、诉求,共同开方问诊;二是共同实施外贸职业经理人培养“立体绑定”行动,依据外贸业务需求、企业人才需求和就业需求,以培养实战型、实用型人才为出发点,探索建立新型的外贸人才培训机制、合作模式,共同服务外贸;三是共同实施“产教融合”行动,以课题研究为契机,争取政府职能部门的指导支持,将服务企业细化为对接主体需求、灵活课程设置、实战学习培养、人才定点输出、外贸陪跑跟踪、提档升级问效的全过程,增强外贸主体电商国际竞争力和实战能力,为外贸销售提供精准、高效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