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海外参展知识产权风险防控,武汉自贸片区自贸半月谈第67期成功举办


强防范,控风险,“掘金”海外新蓝海。4月25日,武汉自贸片区第67期“自贸半月谈”活动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以“企业海外参展知识产权风险防控”为主题,深度剖析企业在印度、俄罗斯等海外市场参展的实际案例,提炼企业海外参展涉及的通关便利化、知识产权等常见问题和风险防控要点,提升企业海外参展知识产权风险防控意识和风险防控能力,助力企业稳订单、拓市场,推动外贸结构优化升级,为稳外贸提供新动能。活动由东湖高新区自贸改革创新局主办,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武汉市分会、武汉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协办,武汉自贸片区进出口企业服务联盟、湖北省激光行业协会、华工激光、明德生物、楚能新能源等60多家企业和行业协会代表参会。





聚“师”广益,共授企业海外参展“知识产权风险防控”知识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武汉市分会介绍了企业海外参展通关便利化相关知识,并就货物通关便利化单证册、证书使用案例做了全面分享。武汉东喻专利代理事务所分享了海外展会知识产权常见问题和风险防控要点,讲述了知识产权专利侵权诉讼处理措施。湖北鹰和卓律师事务所以案说法,分享了我国企业赴海外参展时面临的专利侵权风险点,讲解了南亚展会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机制。北京大成(武汉)律师事务所分享了《中国企业赴俄罗斯参展知识产权保护手册》,并就我国企业参加海外展会的展品梳理、资源对接、海关备案、侵权救济等保护措施进行了精彩讲解,获得了现场阵阵好评。







现场参会企业表示,知识产权可以让企业的核心技术在对外贸易中得以安全应用,但由于国际贸易壁垒、不同国家专利法律规定的差别等因素,更多中小型外贸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面临着专利侵权等风险,更希望专业机构可以提供相关境外参展知识产权防控举措,帮助企业更加合法合规赴海外参展。



未雨绸缪,共筑海外知识产权保护“防护墙”


活动发布了《海外展会知识产权维权手册(南亚•俄罗斯篇)》。南亚篇指出,中国企业赴南亚参展前期应加强资源储备,做好全面自查、人员培训等准备工作;参展中期,要主动采用知识产权相关救济规则,妥善应对突发事件。俄罗斯篇指出,中国企业赴俄罗斯参展,前期应做好参展产品及资料梳理分析、知识产权检索等相关准备;参展期间,要采取合法途径和方式获取展览展示证书等相关证件,深度了解侵权救济途径中的警方、司法与反垄断途径。



“海外展会知识产权纠纷多发生在展会期间,突发性、不确定性强,加上展期短、任务重,如应对不当,将导致企业无法顺利参展,甚至可能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因此,企业应在参展前期做好充分准备,参展后做好经验总结”,武汉自贸片区进出口企业服务联盟负责人表示,“《海外展会知识产权维权手册(南亚•俄罗斯篇)》总结了中国企业赴外参展的有关应对策略,对进出口企业拓展南亚和俄罗斯市场很有帮助。”

中南民族大学法学院教授陈光斌表示:“本次‘自贸半月谈’活动为企业海外参展带来了非常实用的知识产权风险防范指导,具有很强的实操性。对于高校来说,企业和市场关切,是定制化培养专业学生的基准和导向。后期,中南民族大学将根据企业需求,开展针对性调研,制定相关的人才培养计划。”

东湖高新区自贸改革创新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支持企业赴境外参展办展,是帮助企业对接客户、创造商机、争取订单的重要途径,也是企业海外“掘金”的重要渠道,但海外参展的风险与机遇并存。调研发现,部分外贸企业因忽视知识产权的保护和运用,海外知识产权维权应对、防范法律风险、规避侵权风险等能力不足,缺乏有效的全周期、全管控、全方位的专利预警体系机制,导致在海外参展与贸易的过程中,遇到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后,怕应对、不应对,因此蒙受损失。下一步,武汉自贸片区将加强与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贸促会、律师事务所等机构的协同合作,围绕知识产权保护开展系列座谈与培训,建立健全高效的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为企业海外参展保驾护航。